|
黎明之車 (19th-20th century)
銅雕,Height: 85cm
奧古斯特.牟侯
法國 (1834-1917)
中環美術館收藏
數位圖像(C)2003 中環美術館版權所有
Wagon of Aurora (19th-20th century)
Bronze,Height: 85cm
Auguste Moreau, 1834-1917
French (1834-1917)
CMCART Collection
Copyright © 2003 |
|
《黎明之車》
奧古斯特.牟侯是馬度杭.牟侯(Mathurin Moreau,1822-1912)的學生。從1861-1910年間,他一直是法國沙龍展的常客,展出的雕刻作品涵括了風俗、田園和寓意性的主題。
這件《黎明之車》是以羅馬神話中的黎明女神奧蘿拉(Aurora)雕刻而成。在藝術史中,奧蘿拉的特點是有著玫瑰色的手指和身穿橘黃色的衣袍。她每天早晨離開熟睡的丈夫提索尼斯(Tithonius),帶領著她那太陽神弟弟希里歐斯(Helios)駕御雙輪戰車在天空奔馳,預告黎明的到來。神話中的奧蘿拉註定與年輕的凡間男子陷入一連串的愛情,其中最著名的乃是她對賽伐勒斯(Cephalus)的迷戀,然而賽伐勒斯起初並不領受奧蘿拉的情意,難過的奧蘿拉因而怠忽職守,忘了每天必須帶領其胞弟繞行天空的工作。為了避免宇宙運行的秩序大亂,愛神邱比特便使賽伐勒斯愛上奧蘿拉,以化解大自然的危機。
本件銅雕表現的是當賽伐勒斯愛上奧蘿拉後,奧蘿拉與弟弟立於戰車之上等候,準備帶著賽伐勒斯一起飛入天空的場景。奧蘿拉的雙手拉垂著被風吹成弧形的長巾,其身上的一襲低胸露肩的服裝,在強風的吹拂下,薄衣貼體曲線畢露,清楚地展現出其曼妙多姿的身材;透過這般緊皺的衣紋與弧形的風巾,牟侯成功地雕塑出強風吹拂下的微妙動感。而奧蘿拉的弟弟希里歐斯則靠坐在戰車的前端,天真無邪地看著棲息於旁的鳥兒;在希里歐斯與戰車下方的層層波瀾乃象徵著天空的雲層,它與上方低頭俯視的奧蘿拉共同表達出黎明女神在雲端等待賽伐勒斯出現的情節,為這段愛情故事憑添不少的浪漫氛圍。
在古希臘和羅馬的藝術中,奧蘿拉通常是長著雙翼並駕馭著戰車的年輕女子。而在牟侯的《黎明之車》的雕塑中,藝術家改以雙手所持的長巾取代雙翼表現飛行之感,乃屬其創新之處。此外,奧蘿拉立於戰車上的情景,其造型與波提伽利(Sandro Botticeli, c.1445-1510)的《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c.1485)一作的構圖亦頗具異曲同工之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