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 (1871)
銅雕266.7 cm
朱爾-菲利斯•古東
法國 (1848-1939)
中環美術館收藏
數位圖像(C)2003 中環美術館版權所有
Music (1871)
Bronze266.7 cm
Jules-Felix Coutan,1848-1939
(1848-1939)
CMCART Collection
Copyright © 2003 |
|
《音樂》
古東(1848-1939)在庫培烈(Cuvelier)的訓練下,於一八七一年贏得羅馬獎,一八七六年首度入展沙龍。他所創作的雕刻形式相當廣泛,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四年間,曾擔任一家工廠的主管,負責監督許多裝飾性雕刻的製造,他也創作了許多寓言題材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是為公共建築而作的紀念性雕刻。
十九世紀時期,若干古典的形象被融入日常生活的器物中,它們主要是以繪畫與雕塑作為器物的裝飾或造型,如檯燈的座身與時鐘周圍的裝飾,其運用形式是以人像作為檯燈的座身,燈身則彷彿是人像手中的持物。常見的人像多為半裸的美人、小孩(有時是維納斯與邱比特)及穿鎧甲的武士等;相較於檯燈的一體性,時鐘旁的人像通常作為點綴性的裝飾。這些形象運用於生活,反映出十九世紀時人們對於古典題材的偏愛。
本件銅雕作於一八七一年,是一件結合雕塑與檯燈的作品。雕塑的主體是一位身穿露肩洋裝的美人,她背著一把絃琴,右手拿著鈴鼓,地上還散放著小喇叭等樂器。燈身共有六個燈泡,其形彷彿一支大火把,由美人以左手高舉著,兩者渾然一體,饒富趣味性。這樣的銅雕造型應是有所本的,一八五八年羅馬的雕刻師克雷辛格(Jean-Baptiste Clesinger,1814-1883)之〈平臺上的舞者〉,即同樣是手持著鈴鼓;不過,本件作品的主題是「音樂」的象徵性表現,克雷辛格的則是「舞蹈」。
在人物造型方面,克雷辛格雕塑的是一位身材豐腴、小腹微凸而個頭較矮的女人,本件作品則顯得健美高挑,她的身材比例接近完美,雙腿修長,肌肉結實而富彈性,頗具維納斯女神的姿態。上半身穿著緊身衣,使得胸部曲線畢露,腰際以下因裙擺撩起而顯得皺摺繁複,但作者巧妙地在裙擺下露出一截穿著短靴的右腳,呼應上身裸露的肩部與雙手,更加襯托出美女完美的身材。雕刻師也賦予美女動人而傳神的表情,她彷彿陶然地沉醉在音樂的旋律中,令觀者也感染到一種愉悅的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