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漫步>>

【無盡的春天】為法國傑出的藝術家奧古斯特•羅丹所作。〈中環美術館收藏〉

《奧古斯特•羅丹》

奧古斯特•羅丹,一八四○年生於巴黎,享年七十七歲。早先跟隨布瓦保德安習藝,後入雕刻家巴里門下學習,從事裝飾工作。他是近代浪漫主義的雕刻大師,偏愛人物造型、情感及動作的刻畫,晚年創作靈感多得自舞蹈。在藝術史上最大的成就是提倡直接模擬自然、表達真實的情感,他又精研三度空間的理論和技法,影響當時及其後的藝術界至深且鉅。

在雕塑觀念上,羅丹是新雕塑形式的創造者,他以不完整的雕塑當作完成品,作法是把雕塑的某些部分磨得精細光亮,其餘部分則深埋在未經鑿刻的原石中。他的這種未完成特質是來自黏土塑造者的觀念,而非在石材中留下未完成形體的石匠觀念。技巧上,他擅於表現情緒和運動、象徵和扭曲,及生動的個性化表現,並且能巧妙地利用材質的特性將這些特質融合在作品中。

至於其作品,羅丹曾於一八六四年發表〈濫鼻子的男人〉,但被沙龍拒絕。三十五歲時,前往義大利,見到米開朗基羅的遺作,促使他從學院派中解放出來。三十八歲發表〈青銅時代〉,造型奇特逼真,充滿著生氣,表達的動作栩栩如生,使人產生真實運動的印象,因而引起一陣轟動,而這樣寫實作風和動作的表現,也展現在作品〈行走的人〉及〈施洗者約翰〉中。

一八七九年到一八八二年之間,羅丹開始著手裝飾藝術博物館動人心魄的巨作〈地獄之門〉。由於受〈天堂之門〉的啟示,他打破工整的結構,表現出浪漫主義式的紊亂、人物扭曲、痛苦之狀。其中將近有二百個人像成為後來獨立作品的基礎,著名的有:〈吻〉、〈沉思者〉、〈美麗的歐米哀爾〉等。

一八四四年,他受加來市民委託,製作紀念碑,以誌念十四世紀在英國人圍城下,加來市六義士挺身而出,按照戰勝者的媾和條件,以其死避免屠城的義行。加來市民群像完成於一八八六年,到一八九五年時才被豎立起來。

一八九○年代,他受委託製作雨果像和巴爾札克像。第一件雨果像,後來被認為不適合,第二件作於一八九一年,未完成。巴爾札克像可能是他最成熟的作品,不過被文藝協會排斥,直到一九三九年,巴爾札克的翻銅像才被德斯比奧和麥約豎立在蒙帕那斯街與拉斯培街的交口。

羅丹,儘管作品引起褒貶不一的評價,實際上無損他的藝術地位,二十世紀初,其聲名已享譽四方,成為國際知名的藝術家。一九一六年,他將身邊的作品悉數贈送法國,現收藏在巴黎的羅丹博物館。

Copyrights(c)200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