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漫步>>

Gauguin in 1880, detail of a photograph. Photo: Wildenstein Institute Archives

《保羅•高更》

高更於一八四八年在巴黎出生,七歲前曾經與母親寄居於秘魯的親戚家。一八六五年,十七歲的高更以見習生的身分登上商船,之後六年他的足跡遍及南美、印度、北歐和地中海。一八七一年,高更進入了貝赫單證券交易所(L’agent de Change Bertin)任職,成為一名成功的股票經紀人,過著富裕、安定的市民生活;閒暇時候他以畫畫為樂,被稱為「星期天畫家」。這段期間,高更結識了不少印象派畫家,也參與過印象派的展出,和收購多幅印象派的畫作。

一八八二年,法國的證券市場崩潰,高更順勢辭去了股市工作,開始他全職的藝術生涯。從一八七○年代到一八八○年代中期前,高更一直與印象派圈子保持著密切往來,他此時的創作受畢沙羅(Camille Pissaro)和塞尚(Paul Cézanne)的影響,呈現出印象主義的風格,中環美術館典藏的《後院》,即為此中的代表之ㄧ。一八八六年起,高更數度地前往布列塔尼的小漁村阿凡橋(Pont d'Avon)作畫,他逐漸擺脫了過去的印象派畫風,並於一八八八年左右與貝赫納(Emile Bernard, 1868-1941)在同一時間發展出綜合主義(Synthetism),創造出個人藝術生涯的第一次高峰。

高更繪於1888年的《訓道後的幻影:雅各與天使的纏鬥》現藏現藏愛丁堡的蘇格蘭國家藝廊。綜合主義在繪畫上所強調的「綜合」概念,可以說是相對於印象主義所追求的科學觀察而來;它們不使用印象派那種經過分析的細碎筆觸與光影,而是將造形簡化,以鮮豔而具有象徵性的色彩,以及平面與裝飾個性的構圖作整體的描繪。高更在一八八八年創作的《跳舞的布列東女孩,阿凡橋》(Breton Girls Dancing, Pont-Aven)和《訓道後的幻影:雅各與天使的纏鬥》(Vision after the Sermon. Jacob wrestling with the Angel)皆為此類繪畫的代表。

為了擺脫都市文明,找尋心中的伊甸園,晚年的高更回歸自然,移居大溪地(Tahiti)繼續創作。一八九七年,他完成生平最後一幅巨作《我們來自何方?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Where do we come from? What are we? Where are we going);在這幅追問生命意義的傑作中,高更繪於1897年的《我們來自何方?我們是誰?我們往何處去?》,現藏波斯頓美術館。畫家以高度簡化的線條與平面鮮麗的色彩,呈現南太平洋的原始島國風情,而透過畫中人物的無助、徬徨眼神,高更不僅抒發出個人的人生觀與宗教情懷,也反映出世紀之交的人心困惑的狀態。高更於大溪地所繪製的這類畫作,不僅掀開歐洲藝壇的原始藝術風潮,呈現西方文化逐漸消逝的生命力,也與其綜合主義作品共同寫下他在西方藝術史的重要地位。

Copyrights(c)200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