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漫步>>

普桑的《阿卡狄亞的牧羊人》,現藏巴黎羅浮宮

《尼可拉•普桑》

普桑出生於法國,在羅馬完成其繪畫事業,是十七世紀古典主義畫家的代表人物。他大約從十七歲時開始接受繪畫訓練,起先受到康特恩•瓦航(Quentin Varin,c.1570-1634)的啟發,前往巴黎後,又進入肖像畫家埃勒(Ferdinand Elle,c.1580-1649)和裝飾畫家拉勒蒙(Geoges Lallemand)的畫室學習。他曾經兩次出訪羅馬,但都中途失敗而返;直到一六二四年第三次動身前往,才真正抵達此一當時的藝術之都,從此他也在義大利展開其重要的藝術生涯。普桑前期的古典鉅作《詩人的靈感》,現藏羅浮宮。

普桑的作品以宗教、神話、歷史題材的寓意畫和風景畫為主,其風格約略可以一六四○年分為前後兩期。前期作品風格多變,有寧靜古典的《詩人的靈感》(The Inspiration of the Poet,1629-30),也有充滿巴洛克式激情的《阿西德的瘟疫》(Peste d’Azoth,1631)和《薩賓女人的掠奪》(Enlevement des Sabines,1634-35)。在這些作品中,普桑經常以動態的人物刻畫出騷動的效果,再以水平與垂直線條構成的古典建築統合畫面的秩序,畫作同時流露古典主義和巴洛克繪畫的藝術特性。

一六四○年左右,普桑的作品變得更加嚴謹與內化。此時的作品放棄過去的華麗與官能性表現,改以充滿斯多葛精神的主題創作,以風景結合歷史、宗教、神話主題的寓意表現生命本質。《阿卡狄亞的牧羊人》(The Shepherds of Arcadia)即是畫家詮釋人類無法逃避死亡的代表作。阿卡狄亞,原是古希臘伯羅奔尼撤半島上的一個城邦,傳說為理想的世外桃源之地。畫中的三位牧羊人與一名女子,在田野中發現一塊刻有古希臘文的墓碑,其中身著藍色長袍的牧羊人,用手指著碑文,辨認著上面的文字「我,也就是死神,甚至君臨阿卡迪亞」(Et in Akcadia ego),另一位牧人則低頭沈思,似乎領悟著此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即使是在最幸福的理想之國,人生也是短暫而無法避免死亡。

Copyrights(c)200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