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漫步>>

希涅克作於1890年代的《費內翁的肖像》,現藏紐約現代美術館

《保羅•希涅克》

希涅克出生於一個富裕的零售商家庭中。一八八○年,他參觀了一場莫內的畫展後決心走上藝術之途,並開始嘗試到戶外作畫。希涅克早期的畫作以風景和靜物為主,其繪畫風格明顯呈現出莫內、希斯里…等印象派畫家的影響。一八八四年,希涅克在獨立沙龍(Salon des Indepéndants)的展覽中結識秀拉,因為深受秀拉的色彩理論與點描法的吸引,他很快地採用此種方式作畫,並成為新印象派的支持者與發言者。從此,希涅克與秀拉兩人互相探討分光理論(divisionism),並在創作上相互地影響。

一八八六年,兩人同時以點描技法為新印象主義跨出重要的一步。秀拉完成他最著名的《週日午後的大嘉特島》(A Sunday Afternoon at the Grande Jatte),而希涅克則畫出了室內場景的《餐室》(La Salle à Manger)一作。希涅克繪於1886年的《餐室》,現藏奧特羅庫勒慕勒美術館。在《餐室》這件畫作中,希涅克以三位人物形成的金字塔式構圖呈現一種視覺的平衡;其畫中對於人與物的形象描繪,是以細小色點所堆疊的明暗層次,刻畫出對象的輪廓以及光線投射下的光影與立體感。比起希涅克之前受印象派畫風影響的畫作,這幅畫以更細緻的點描技法,透過層層堆疊的細小色點,將有生命的人物以及無生命的其他景物,共同地凝凍於晨光之中。

一八九○年代之後,希涅克的畫風又有一些轉變,他逐漸擺脫透視空間的法則,在畫作中發展一種平面化與裝飾化的抽象特色與音樂性格。他為其藝評家好友費內翁所作的《費內翁的肖像》(Portrait of Fénéon),雖然仍是以色點呈現輪廓、陰影與色彩的變化,不過此作背景中的漩渦狀圖形,配合著繽紛亮麗的五彩顏色,以一種既流暢又充滿裝飾效果的方式,一改過去點描作品中的寧靜與僵硬,給人一種鮮明活躍的視覺動感。而這幅畫中由漩渦圖形與亮麗色彩所表現的裝飾性,以及人物與背景間所形成的鮮明印象,則可能是源自於日本版畫的靈感。

希涅克除了是新印象派的重要成員,他能言善道的特質也替新印象派的宣揚,以及在其創作理論的系統化上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他撰述的文章中,他一直努力地將新印象派置入現代藝術的發展史中。此外,希涅克的繪畫和理論對稍晚的馬蒂斯(Henri Matisse)與未來主義(Futurism)的畫家也有深遠的影響,是現代藝術中承先啟後的重要人物之一。

Copyrights(c)2003. All Rights Reserved